十堰广电讯(全媒体记者 赵向军 操亚军)无花不果,是大多数植物的特性,在秦巴山腹地十堰市竹山县,肚倍却是无虫不果。经过多年的培育,竹山肚倍已形成完整的“林药”共生产业链,正从深山走向世界。
近日,在湖北天然五倍子生物医药技术有限公司仓库里,成吨的肚倍、角倍已打包完成,等待发往比利时、意大利等国际市场。该公司总经理肖坤房介绍,今年上半年公司已完成出口1700万元,现有待执行订单1400多万元,预计全年出口额将超3000万元。
肚倍是蚜虫寄生在青麸杨树叶上形成的虫瘿,富含单宁酸,广泛应用于医药、化工领域。传统生产方式依赖蚜虫自然迁飞,产量低而不稳。五倍子生物医药公司研发团队与中国林科院专家历时五年攻关,成功研发出“挂袋放虫”技术,通过人工控制肚倍蚜虫迁飞,实现挂袋肚倍树的精准结倍,使产量提升3倍以上。
肖坤房介绍,“挂袋放虫”技术是把蚜虫放在纸袋里,待其繁殖到数百只后挂在树上,蚜虫从树上爬到树叶上结倍子。
竹山县是“中国肚倍之乡”,气候非常适合肚倍树的生长。多年来,竹山县大力培育肚倍这一林特产业,采取一系列措施加快肚倍基地建设,培植和壮大肚倍加工企业,支持企业开展技术创新和产品研发,不断提升肚倍产品的产销规模。目前,竹山县采取“公司+基地+科研+合作社+农户”模式推广标准化生产,通过免费提供种苗、技术指导、保价收购等方式,带动农户共同发展。
据了解,今年竹山县新建肚倍育苗基地20亩,可发展示范基地1500亩。竹山县政府同步出台六项惠农政策,全力将肚倍产业打造为富民强县的绿色支柱产业。
编辑:陆兴敏
原创作品,未经许可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