郧西基层监督信息化建设获《人民日报》点赞

时间:2025-07-04 09:08 来源:十堰日报
  • 微信
  • QQ空间
  • 微博
  • QQ好友

b585f790-d2a6-4e37-b9df-5ec5aa290291.jpg

“抓作风,既靠觉悟,也靠制度。郧西多措并举推进村务公开标准化规范化,党务、政务、财务定期‘上墙’,更同步‘上线’村民微信群和小微权力‘监督一点通’平台,确保外出务工村民轻点指尖,就能有效监督,让权力在阳光下规范运行……”7月1日,《人民日报》头版以《以优良党风引领社风民风》为标题,刊发了新时代党的作风建设述评文章,其中重点介绍了郧西有关经验。

这份来自中央媒体的肯定,背后是郧西在基层监督信息化建设上的持续探索与扎实成效。而这份成效,最直接的感知者是当地群众。

“太方便啦!手机上点一点就能知道村里发生的事情,有问题也可以通过平台直接向镇纪委反映……”提起村里推广应用的小微权力“监督一点通”平台,郧西县观音镇刘家湾村村民汪传勤连连称赞。

正是这个让群众赞不绝口的平台,成为郧西破解基层监督难题、畅通干群沟通渠道的关键抓手。

近年来,该县始终聚焦管住“微权力”、治理“微腐败”,以打造阳光村务为目标,推动党务、政务、财务“三务”全公开,全力畅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为此,县纪委监委创新思路,着力打造“互联网+监督”模式,建立大数据监督系统,在全县推广应用小微权力“监督一点通”平台,让技术赋能成为基层治理的“加速器”。

记者了解到,作为这一模式的核心载体,小微权力“监督一点通”平台集查询、办事、投诉和处理功能于一体,涵盖党务、财务、村务、政策公开、惠农资金发放等5大板块。为兼顾不同群体需求,各村便民服务大厅专门设置了查询机,方便不熟悉智能手机的群众现场操作;同时,平台生成专属二维码,村民只需“扫一扫”,即可进入手机端平台,无论是在家门口还是远在外地,都能随时查询政策、监督村务、投诉举报,真正实现“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

“平台的设计初衷,就是让群众关心的事‘晒’在阳光下。”该县纪委监委党风室主任马霆介绍,小微权力“监督一点通”平台不仅整合了村级“小微权力”清单、各类政策清单、村集体“三资”等信息,更注重公开的“可读性”,“要让群众不仅看得到,更看得懂、能监督,从源头上压缩权力滥用空间,促进基层治理提质增效。”

这样的治理效能,在具体案例中得到生动体现。

7月3日,身在外地的郧西县羊尾镇大院村村民陈女士,通过村级微信群了解到小微权力“监督一点通”平台后,立即登录平台向镇纪委咨询五保老人丧葬补贴政策,希望为家中符合条件的亲属申领补助。

收到诉求后,羊尾镇纪委第一时间督促镇民政办工作人员核实情况,确认符合五保丧葬救助标准后,迅速为其发放了10440元补贴。

“不用来回奔波,在家就能把事办妥,这平台太实用了!”陈女士在电话中连连致谢。

“推广小微权力‘监督一点通’平台,不仅让群众办事更便捷,更唤醒了大家参与村级事务的积极性。”羊尾镇纪委书记王溧深有感触地说,平台运行以来,村民对集体事务的关注度明显提升,村干部的规矩意识也显著增强,“权力运行透明了,干群之间的信任感自然就强了。”

截至目前,该县18个乡镇286个村(社区)已实现小微权力“监督一点通”平台全覆盖,累计妥善处理群众诉求209条,满意度达100%。

从“墙上公开”到“指尖监督”,从“被动回应”到“主动服务”,郧西县以信息化手段搭建起干群“连心桥”,既筑牢了基层反腐的“防火墙”,也为基层治理现代化注入了持久动力。

“基层监督是提升治理成效、增进民生福祉的重要保障。”郧西县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该县将健全基层监督网络,拓展监督覆盖面,畅通群众监督渠道,让小微权力“监督一点通”平台真正成为群众信赖的“民心工程”,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向纵深发展,为县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保障。(记者 纪枫波) 

编辑:万林

标题:
网址:
错误内容:
姓名:
电话:
 
新闻热线:
投稿邮箱:
网络新闻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