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堰广电讯(全媒体记者 刘嘉辉 通讯员 刘骄 郭书馨)近日,十堰城市园林绿化正经受着的“冰火两重天”考验,十堰市城管执法委积极构筑防线,全力迎战极端天气挑战。
迎战“烤”验,抗旱保绿有妙招
找准灌溉时间,避开高温时段。高温时段水温与土温之间温度差异巨大,此时浇水易刺激植物根系,阻碍水分吸收,导致植物萎蔫。为此,市城管执法委所属园林部门选择早晚气温较低时段(晚17:00至次日9:00)浇水,同时避开交通高峰期,尽量减少水分蒸发,提高灌溉效率。合理调度水车、喷灌设施等实现错峰浇灌,重点保障各绿地内新栽苗木及名贵品种。加大夜间浇水力度,休人不休车,不留浇灌死角和盲区。入夏以来,总浇水量3万余吨,日均派出水车55车次、出动抗旱浇水人数73人。
引入滴灌袋技术,补充苗木水分。传统大水漫灌不仅效率低,更造成水资源浪费。针对城区道路长势不佳及春季新栽补植的苗木,市城管执法委所属园林部门通过挂设滴灌袋的方式为其补水,确保水分直达根系深处,提高补水效率。既节约水资源,减少浪费;又延长补水间隔,大大降低了人工成本,以更优的补水方式保障苗木成活。入夏以来,城区多条主干道上使用滴灌袋1000余个,保障苗木夏季灌溉需求。
搭建遮阳棚,防止日照灼伤。各公园、苗圃基地提前搭设遮阳棚、遮阳网等设施,起到挡光、保湿、降温的作用,为植物撑起“遮阳伞”,避免阳光暴晒导致的水分流失,以此缓解干旱带来的影响。
抵御风雨,应急抢险保平安
风险排查,加固先行。针对大风大雨天气,预防是关键。园林养护队伍在非汛期即展开大规模树木安全隐患排查,重点检查浅根系、树冠过大、树体倾斜老化、病虫害侵蚀及位于风口区域的树木。对存在风险的树木,及时搭设支撑进行加固,增强其抗风稳定性,防患于未然。
闻风而动,抓紧时间应急抢险。7月6日下午,我市遭遇大风突袭。狂风骤雨交织之下,市城管执法委立即启动应急预案,迅速出动应急抢险队伍赶往现场,清理倒伏树木,彻夜奋战恢复道路通畅。经统计,共派出人次446余次、车辆73台,累计处理倒伏树木、断枝等2174余处。极端天气面前,唯有沉着应对、高效行动,方能守护城市园林安全。
灾后恢复,常态化防范问题产生。应急抢险的结束不是终点,是提升韧性的起点。风雨过后,仍不能松懈。市城管执法委派出人员全面搜查辖区内存在隐患,确保园内无枯枝败叶、无积水残留。检修被破坏的公共设施,如公园游步道护栏等,将园区环境进一步恢复。
温馨提示:全民参与,共护绿荫
城市绿脉,关乎生态、关乎民生、关乎未来,需要全民共筑防线。市城管执法委呼吁广大市民朋友爱护绿地内的灌溉设施,避免在草地过度活动损伤草皮;收到大风、暴雨天气预警时,请远离高大树木、广告牌及老旧围墙;勿在树下停车或逗留。如发现树木倒伏、断枝等险情,请立即远离并将具体情况反馈至有关部门,共护城市葱茏。
编辑:陈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