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堰广电讯(全媒体记者 赵慧 叶旭升 朱江 丹江口融媒 通讯员 刘惠敏)吕家河是丹江口市革命武装斗争的兴起之地,这里历史文化底蕴深厚,红色资源丰富。近年来,吕家河村围绕“红色美丽村庄”建设,传承红色基因,振兴红色经济,这片红色热土,正焕发新活力。
吕家河村被誉为中国汉族民歌第一村,这里家家都有唱歌人,人人都是民歌手。一首首群众喜闻乐见的红歌在这里唱响,红色文化伴随着民歌文化在这里传承发展。
村党支部书记易明谦介绍,吕家河民歌村有4000多年的历史,革命时期是湘鄂西革命根据地,这些年来,该村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吕家河民歌为基础,围绕着红色主题进行填词、编曲,唱响吕家河红色村庄宣传的名片。
1931年,红三军曾在此驻扎,开辟了以均县、房县为中心的鄂西北革命根据地。多年来,吕家河村在保护和传承红色基因方面下足了功夫,依托红三军司令部旧址,村里打造了红色吕家河历史纪念馆、红色民俗村庄体验区等一系列红色文化场景,党员干部们也纷纷化身讲解员,为游客讲述那段波澜壮阔的革命岁月。
游客赵大兵说,从先辈们故事中吸取奋进的力量,感悟到革命的成果与现在美好的生活来之不易,在这里接受了一次深刻的思想的洗礼和党性的教育。
游客李辉说,一件件珍贵文物,一段段历史故事,能深刻感受到先辈们的信仰与担当。
易明谦介绍,将红色研学优学基地建设以红三军司令部及建设为核心,打造了红色纪念馆、红色体验区、政治生活馆、烈士纪念园等小景点,游客接待量年年增多。
2022年,吕家河村被命名为“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在深挖红色底蕴的同时,吕家河村大力发展艾叶、火龙果、蓝莓等产业,让村民共享红色美丽村庄建设红利,实现“红+绿”双色融合发展。
记者在吕家河龙头湾的艾草加工车间看到,用艾草加工制成的养生产品琳琅满目,有艾条、贴足浴包、艾枕等十余款,这里已经成为了丹江口市最大的艾草加工点。
丹江口市丹艾种养殖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刘珊珊介绍,产品越来越受到游客的欢迎,根据不同需求对产品进行了改善,销量同比以往增加30%,年收入达到15万元。
如今的吕家河村,已经成为了一个集红色旅游、民歌文化、生态观光于一体的美丽乡村。越来越多的游客来到这里,感受红色文化的熏陶,聆听民歌的旋律。村民们也通过参与村庄建设,实现了增收致富。据统计,2024年文化旅游给吕家河村民创造收入357.1万元,人均收入增加2962元。下一步,吕家河村将深化红色文化赋能,推进红色美丽乡村建设,全力打造鄂西北地区红色文化旅游示范村。
编辑:万林
原创作品,未经许可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