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上半年,天门GDP增速达7.2%,位居湖北第三;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1%,稳居全省首位,增速连续6个月领跑全省。这座江汉平原的传统农业县,如何实现工业增速全省第一?来看报道。
在这家位于天门的新材料企业车间里,光学膜片以0.01毫米精度飞速切割。这条全国顶尖的偏光片生产线,上半年产能增加150万片,良品率提升0.3个百分点。
湖北宝昂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研发部部长 李际武:主要供应的是国内的第一大客户京东方,全自动化的检验,良品率更高了,品质更好。
技术跃升的背后,是政府“一企一策”的精准赋能。借助快速到位的技改补贴、用电补贴和贷款贴息等,企业的新产线提前半年就运转起来了。
湖北宝昂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 刘启文:我们把河北廊坊的棱镜片(生产线)转移到天门基地,上半年(销售收入)大概增加了5000万元。
今年上半年,天门为19家企业兑现 6500万元补助,兑现贷款贴息、扩大投资等补助2.55亿元,完成53家企业智能化改造。
在天门,一座“无中生有”的园区正在加紧建设。一年前这里还是一片农田,如今已初步建成全省最大的化纤纺织产业园。永昌新材料的高端锦纶丝项目从开工到投产仅用10个月,跑出了令沿海客商惊叹的“天门速度”。
永昌(天门)新材料有限公司副董事长 傅君博:当时是去了江西、山西进行了两年的考察,(最终决定)杭州的总部完全搬迁到天门。区域优势非常明显 ,产业链非常完整,政府专门成立了专班,我们企业一年之内可以投产,投产一个月就可以上规。
链式招商让天门纺织产业从“一根丝”到织就“千匹布”,形成了“纺丝-织造-成衣-销售”的闭环。19家入驻化纤纺织产业园的企业全部投产后产值可达300亿元。
天门经济开发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副主任 鄢池斌:画细画实产业链图谱,把“缺什么补什么”“强什么延什么”列成清单。上半年通过“以商招商”“链式招商”,引进的54个亿元以上工业项目里,有12个是10亿元以上的强链延链补链项目。
政府的“绣花功夫”绣出发展加速度,今年上半年,再生有色金属产业贡献了23%的工业增量;服装电商产业网络交易额突破300亿元,同比增长30%以上;工业用电量增速冲上全省第三。
天门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党组书记、局长 陈明敏:(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连续 6 个月领跑全省,背后是“企业敢干”与“政府敢为”的同频共振。下一步我们的“工业倍增”计划要往深里走,让企业应享尽享,让“天门曲线”不仅有增速的“向上”,更有质量的“向优”。
(长江云新闻记者 姚涛 刘莉 天门台 刘帆 通讯员 许磊)
编辑:陈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