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堰广电讯(全媒体记者 陈林 通讯员 刘爱理)在国家“双碳”战略重塑能源格局的关键期,如何抢占氢能产业新赛道?7月31日,十堰经开区第十期“深化能力作风服务支点建设”大讲堂在十堰国际会展中心开讲。特邀东风汽车集团研发总院先行技术总工程师、国内氢燃料电池专家王云中教授作专题报告,以前沿产业知识赋能干部能力跃升。区党工委、管委会班子成员及全区副科级以上干部,辖区氢能企业代表等180余人参加培训。
“氢能热值达汽油3倍,将成为我国能源安全的‘新支柱’。”王云中以《氢燃料电池及氢能产业链建设》为题,从新能源汽车产业环境及技术路线、氢能发展背景及氢能产业链、燃料电池汽车发展现状及趋势、东风燃料电池系统开发进展等四个方面,以详实数据揭示氢能产业爆发趋势:2025年我国新能源汽车渗透率将突破55%,而氢燃料电池凭借零排放、长续航优势,在商用车领域率先突破。他特别指出,2024年全国燃料电池车销量中牵引车占比达49.2%,这正是十堰商用车之都转型的突破口。
聚焦“制氢—储氢—运氢—加氢—用氢”等氢能产业全链条,王云中直面我国产业发展痛点,对比中外技术差距:我国虽为全球最大制氢国,但绿氢占比仅19%;高压储氢成本需降至58.4元/kg以下才能与燃油车竞争。“政企协同攻克技术瓶颈、共建基础设施,是破局关键。”王云中这一论断,引发参训干部深思。
王云中从燃料电池汽车发展现状及趋势中,分析了当前氢能产业发展机遇:全国五大城市群及19省发布了燃料电池产业发展的支持政策和推广计划,根据国家发改委《氢能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25年我国燃料电池汽车保有量将达10万辆,2035年突破百万辆大关。区招商服务中心干部张伟在笔记中写道:“延链补链需突破膜电极、催化剂等‘卡脖子’技术,招商专班要精准对接辖区氢能企业需求,形成氢能产业链关键技术攻关清单,定向开展招商。”
“氢能重卡是十堰经开区换道领跑的关键抓手!”会议要求,全区上下要通过大讲堂的学习,洞察机遇,抢占氢能产业高地。加快谋划推进氢能产业园建设,打造完善的“制、储、运、加、用”氢能全产业链,加速推动经开区产业向新能源与智能网联汽车产业转型;立足优势,全面推进产业升级。依托经开区现有的氢能产业基础,聚焦“延链补链强链”,持续深化产业升级,通过技术创新强化氢能产业链上下游协同联动,全力打造产业集群效应,为十堰构建新能源产业高地注入强劲动能;政企协同,共筑氢能发展势能。辖区企业要把握战略机遇、主动谋篇布局,聚焦技术研发、产品创新与模式探索实现新突破。相关部门要强化服务职能、优化发展环境,在政策引导、应用场景拓展、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提供更有力支撑。要政企携手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开展协同攻关,共同破解产业发展瓶颈问题,进一步凝聚共识、明晰方向、捕捉机遇、共商合作,为提升氢能重卡市场竞争力、推动经开区氢能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区党群工作部相关负责人表示,十堰经开区坚持以能力破冰引领产业突围,当今天“经开讲堂”上180余份学习笔记转化为产业链招商地图、企业服务清单,经开区就真正实现了以干部能力作风之变,激活培育新质生产力发展的“一江春水”,为十堰服务湖北支点建设贡献经开区的力量。
编辑:陆兴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