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堰广电讯(全媒体记者 龚艳琳)长时间使用电脑、手机,肩颈腰腿痛已成为许多人“沉默的负担”,严重影响生活质量。值得关注的是,随着医学的发展,富血小板血浆(PRP)联合内热针疗法正为饱受慢性筋骨疼痛折磨的患者带来新希望。那么,什么是富血小板血浆联合内热针疗法?该疗法和普通针灸有什么区别?8月8日,FM101.9十堰交通音乐广播《健康问太和》节目特邀十堰市太和医院中医康复综合部主任、主任医师周立志,为大家答疑解惑。
去年,52岁的陈先生(化姓)在打羽毛球时,不慎膝盖扭伤导致半月板撕裂,出现明显肿痛、活动受限,连走路都感觉“打软腿”。他尝试过多种常规治疗,效果均不持久。在十堰市太和医院,医疗团队为他量身制定了富血小板血浆联合内热针疗法的治疗方案。首先进行内热针治疗,针对膝关节周围的关键穴位和经筋结点松解;随后注射富血小板血浆,即提取他自身血液中的高浓度生长因子,精准注射到受损的半月板区域。经过一个月的治疗,陈先生恢复了正常行走;三个月后复查,陈先生的膝盖屈伸功能基本恢复,如今已能参与强度较低的羽毛球活动。
周立志指出,《黄帝内经》讲“不通则痛,不荣则痛”,慢性筋骨疼痛大多逃不开两种情况——经络瘀阻、经筋挛缩,或气血亏虚、筋肉失养。内热针正是遵循《灵枢・经筋》“以痛为腧” 的原则,通过特制针具的温热效应,直接作用于疼痛点和挛缩的经筋、筋膜,起到“破冰通流”、温经散寒、松解痉挛的作用。富血小板血浆则是利用患者自身血液中的“精华”——富含生长因子的血小板浓缩物,直接输送到损伤部位,为组织修复提供必需的“养料”,促进再生,解决“不荣”的问题。两者结合,实现了“疏通经络”与“补充精血”的双重功效,特别适合慢性筋骨病患者。
与普通针灸相比,内热针疗法针具设计不同,作用层次和方式有所侧重。周立志解释道,普通针灸侧重用细针刺激穴位“调气”通络;内热针针体稍粗,作用层次主要针对经筋筋膜,其温热效果更持久。操作时,医生会进行局部麻醉,并在神经血管密集区域采用超声引导精准进针,以避开重要结构,减轻操作过程中的不适感。
周立志提醒,富血小板血浆联合内热针的方式适用于某些慢性筋骨疼痛的情况,如膝关节骨性关节炎、肩袖损伤、网球肘等。具体治疗次数需根据个人情况和医生评估确定,效果可能存在个体差异。治疗的核心在于激发人体自身修复能力,医生会根据恢复情况遵循“衰其大半而止”的原则调整方案,避免过度治疗,帮助筋骨回归平衡状态。
编辑:思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