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问太和 | 保肛还是保命?超低位直肠癌的"两全"选择!

时间:2025-08-20 17:48 来源:十堰广电
  • 微信
  • QQ空间
  • 微博
  • QQ好友

十堰广电讯(全媒体记者 龚艳琳)直肠癌作为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对患者的生活造成了重大影响,尤其是低位直肠癌患者,常常面临一个艰难的选择:为了彻底切除肿瘤,可能不得不接受永久性肛门切除手术,从此依赖粪袋生活。然而,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突破,“超低位极限保肛直肠癌根治术”为众多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这项技术不仅帮助患者在战胜肿瘤的同时,成功保留了肛门功能,还极大地提升了他们的生活质量。那么,究竟何为“超低位极限保肛直肠癌根治术”?它与传统手术方式相比又有何独特之处呢?8月20日,FM101.9十堰交通音乐广播《健康问太和》节目特邀十堰市太和医院结直肠肛门外科的常务副主任、副主任医师孙敏,为大家答疑解惑。

c1d72ea2f2629890afe3035e7315ff64

42岁的李先生(化姓)是一位低位直肠癌患者,其肿瘤距离肛门仅有2.5厘米。按照以往的传统标准,这样的病情往往意味着必须切除肛门。然而,李先生正值人生壮年,事业有成,家庭和睦,他无法接受余生携带粪袋的生活。为此,十堰市太和医院结直肠肛门外科的专家团队对李先生的病情进行了全面而细致的评估,并决定为他实施超低位保肛手术。术后,李先生的恢复情况良好,肿瘤被彻底切除,同时他的肛门功能也基本恢复了正常。

孙敏介绍,直肠癌是常见恶性肿瘤,其中肿瘤距离肛门5厘米以内的低位直肠癌患者,传统手术往往需切除肛门,终生依赖腹壁造口(俗称“挂粪袋”)排便,严重影响生活质量。“超低位极限保肛直肠癌根治术”的核心目标,是在确保肿瘤根治性切除的前提下,最大限度保留患者肛门功能。“‘极限’二字既指肿瘤位置低至极限,也代表保肛技术难度的极限。”孙敏解释道。

与传统手术相比,该技术具有革命性差异。孙敏指出,超低位极限保肛直肠癌根治术通过极限分离技术精准切除超低位肿瘤,实施超低位吻合重建消化道,严格保护盆腔神经功能,术后需系统康复训练恢复功能。孙敏强调,保肛手术需严格评估适应症,适合人群须具备肿瘤未侵犯肛门括约肌、未固定于盆壁或邻近器官、术前肛门功能正常、全身状况良好及新辅助治疗后肿瘤显著退缩等条件。而不适合保肛的情况包括肿瘤侵犯括约肌、局部晚期或远处转移、肛门功能障碍及手术耐受性差。

成功完成手术仅仅是康复旅程的第一步,科学的术后康复计划同样至关重要。孙敏强调,在手术后的早期阶段,患者需要特别关注吻合口的愈合情况,精心进行造口护理,并严格管理饮食。进入功能恢复期,通过凯格尔运动、提肛训练等方法,逐步恢复排便控制能力。而在长期生活阶段,保持低脂饮食习惯,限制酒精和咖啡因的摄入,以及坚持适量的运动,都是不可或缺的部分。

孙敏特别提醒术后患者,肛门功能的完全恢复通常需要6至12个月的时间,需要患者保持充分的耐心。同时,临时造口作为保肛手术的重要“安全卫士”,通常在2至3个月后可以进行回纳。他建议患者积极加入病友支持组织,通过与他人的交流,重拾信心,共同面对康复过程中的挑战。

IMG_1566


编辑:思渺

标题:
网址:
错误内容:
姓名:
电话:
 
新闻热线:
投稿邮箱:
网络新闻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