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堰广电讯(通讯员 仁医)在十堰市人民医院,有这样一位医者:他以手术刀为钥,解锁少年十年瘢痕桎梏,让奔跑的渴望重归生活;他以专业为笔,勾勒五姐妹容颜新姿,让自信的光芒照亮人生;他以坚守为盾,守护秦巴百姓创面健康,让重生的希望温暖山城。他就是十堰市人民医院整形美容科/烧伤与创面修复科主任田诗政。从医三十七载,他手握柳叶刀,既在“救死扶伤”的战场上行医济世,化解患者身心剧痛;也在“锦上添花”的领域里精雕细琢,圆爱美者蜕变梦想,在秦巴山区写一段段关于生命重启、美丽绽放的动人篇章。
从“救火”到“塑美”:20载坚守诠释医者初心
“我们的战场,一半是与创伤、瘢痕博弈的‘生死线’,做患者的‘救命人’;一半是为颜值、自信赋能的‘焕新台’,当爱美者的‘造梦师’。” 这是田诗政从医多年的深刻注解。作为主任医师、湖北医药学院与锦州医科大学双校硕士研究生导师,他深耕整形美容、创面修复与烧伤救治领域,尤其在复杂瘢痕畸形矫正、重症烧伤综合诊疗上造诣深厚,成为秦巴山区百姓信赖的 “医美与创面修复双专家”。
郧西15岁少年小宇的“重生记”,至今仍是科室里广为流传的暖心案例:幼时一场火灾,让小宇双腿内侧形成长达22厘米的瘢痕粘连,两条腿紧紧“粘”在一起,日常走路只能缓慢挪动,上下楼梯全靠蹦跳,基本生活无法自理,这份痛苦整整折磨了他近十年。接诊后,田诗政第一时间牵头组织整形美容科、康复医学科、麻醉科多学科会诊,量身定制“两步走 救治方案:第一步通过“会阴瘢痕松解矫正术+并腿分离术+自体皮移植术”,精准释放变形器官,成功将粘连的双腿分离;第二步针对腘窝处顽固瘢痕实施松解植皮,最大程度恢复腿部活动功能。经过团队近两个月的精心救治与护理,小宇终于挣脱了瘢痕的 “枷锁”,重新迈开双腿,在阳光下自由奔跑。
在 “美学塑造” 领域,田诗政同样口碑卓著。曾有一家五姐妹慕名而来:四姐因眼睑松弛、眼袋明显影响颜值,先在科室接受了眼睑松弛矫正与眼袋整复术,术后效果远超预期。消息传回后,远在恩施、黄冈、武汉的其他四位姐妹纷纷专程赶来求诊。田诗政并未采用“一刀切”的诊疗模式,而是针对每位姐妹的面部轮廓、皮肤状态、美学需求,分别制定专属方案——从微创眼袋祛除到深层SMAS筋膜悬吊面部提升,从精细双眼皮手术到自体脂肪填充面部凹陷,精准适配每个人的容貌特点。术后五姐妹不仅外貌焕然一新,更重拾了自信光彩,“五姐妹同找田主任塑美”的故事,也成了业内广为称赞的美谈。
从“破局”到“引领”:15载领航铸就区域“标杆”
“小科室也能有大舞台。”2007年,田诗政主持科室工作时,面对“医护比患者多”的困境——彼时基层医院烧伤整形外科多依附其他科室,秦巴山区百姓常因不知“去哪治”延误病情。
为打破这一局面,田诗政带领科室骨干开启 “跑遍基层” 的攻坚之路:周末坐大巴走遍十堰及周边县区乡镇,向百姓普及“烧伤后黄金救治时间”“瘢痕早期干预重要性”等知识。“那时候没高速,去偏远乡镇要半天车,但患者多起来就值。”这份坚持让科室逐渐被认可,患者量稳步增长。
在他带领下,科室逐步变强:率先在鄂西北开展“脱细胞异种真皮联合微粒皮修复大面积烧伤创面”、“环耳SMAS筋膜悬吊面部提升术”“PRP/PRF辅助自体脂肪移植技术”、“皮肤软装组织扩张术”、“FUE毛发移植术”等新技术;引进热拉提、CC光、二氧化碳点阵激光等先进设备;牵头成立十堰市烧伤与创面修复学会、秦巴山烧伤与创面修复专科联盟,牵头组建十堰市医学美容质控中心、烧伤外科质控中心,开创“一个科室蝉联两个省级临床重点专科”先例。
今年6月,科室跻身“湖北省整形美容专科联盟核心成员单位”,成鄂西北医美“标杆”。田诗政也因业绩突出,连续三届蝉联十堰市烧伤与创面修复学会主任委员、湖北省医学会整形外科学分会副主任委员(地级市医院唯一副主委),还任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医学美容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获全国同行认可。
从“施治”到“守护”:一面面锦旗见证医者温度
“医术精湛稳如山,医德高尚暖如春”——今年5月,严重瘢痕畸形患者张女士从老河口跨百里送锦旗。此前她被沸油烫伤,创面破溃、瘢痕挛缩致双手功能障碍,经田诗政团队“分步植皮+皮瓣移植+康复治疗”,14天康复回归生活。
这样的场景在科室常见。2023年3月,10天内科室收8面锦旗:贺奶奶长期卧床致深骨压疮,经清创、皮瓣移植,两周愈合;徐女士因鼻梁塌陷自卑,田诗政为其实施仿生隆鼻术,术后无疤、形态自然,患者专程致谢。
“每面锦旗都是责任。”田诗政记得为农村患者切除5斤重巨型神经纤维瘤的经历:患者被头枕部垂背的瘤子困扰30年,因“手术出血风险高”遭多家医院拒绝。他带领团队多学科会诊后制定方案,5小时完成手术助患者重生。患者在感谢信中写道:“田医生把患者放心上,耐心解答消顾虑。”
从救治98%体表面积特重度烧伤患者时“把床铺搬进病房”,到为失能老人建“创面修复移动工作站”上门换药;从深夜梳理手术方案到为贫困患者争取帮扶,田诗政始终牢记:“选择医学,就是选择责任与奉献。”
如今,已过知天命之年的他,依然保持着每天“泡 在科室的习惯:上午坐门诊、查病房,耐心倾听每位患者的诉求;下午钻进手术室,专注完成一台台精细手术;晚上回到办公室,梳理次日的工作安排,查阅最新的学术文献。“只要看到患者康复后露出的笑容,所有的疲惫就都烟消云散了。”这位扎根秦巴山下的“塑美医者”,正以日复一日的坚守与热爱,在手术刀与缝合线的交替中,为更多人点亮生命的希望,勾勒美丽的轮廓。
编辑:林静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