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堰广电讯(通讯员 仁医)一枚钉子,差点让67岁的糖尿病患者失去手指;一碗补汤,竟让16岁少年无法行走;而一次科学的减重,让31岁的女士代谢系统“重启”……这些看似不相关的故事,都连向同一个名字——丁洪成。
丁洪成不只是十堰市人民医院内分泌科主任,还是十堰市人民医院富康社区医院的“跨界院长”。他深耕内分泌代谢疾病诊疗30年,创新全病程管理模式,让众多慢性疾病患者重获健康;他推动社区医院“蝶变升级”,让优质医疗资源扎根基层,把优质医疗服务送到群众“家门口”;他牵头成立质控中心,引领区域代谢疾病诊疗技术高质量发展,为区域内分泌疾病防治筑牢防线……
创新代谢疾病诊疗技术 全病程管理守护群众健康
近日,31岁李女士的成功病例在十堰市人民医院传为佳话。3个月前,她的空腹血糖飙升至12.18mmol/L,被确诊为2型糖尿病合并糖尿病肾病、高脂血症、肝功能异常等多重代谢紊乱。
丁洪成带领团队跳出“单纯控糖”的局限,直指“肥胖引发代谢综合征”的核心矛盾,为其量身定制科学共管减重方案。从人体成分分析、胰岛素抵抗评估,到个体化饮食运动处方、持续健康宣教,100天后,李女士成功减重19.1公斤,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等指标全部恢复正常,代谢系统实现“重启”。“这不仅是体重数字的变化,更是对‘从根源治病’理念的践行。”丁洪成说。
16岁的高中生小高,因母亲天天煲汤进补、叠加大量食用海鲜,血尿酸飙升至625μmol/L(微摩尔每升),痛风急性发作无法行走,还伴有高血脂、脂肪肝等问题。丁洪成团队迅速制定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3天缓解疼痛,同时为其量身定制饮食运动计划。一个月后,小高体重下降2.5公斤,各项代谢指标恢复正常。
丁洪成解释:“临床数据显示,约60%的2型糖尿病患者同时存在超重或肥胖问题。科学减重,不仅是控制血糖的有效手段,更能逆转脂肪肝、血脂异常等多种合并症,甚至实现糖尿病的长期缓解。”
67岁的糖尿病患者王先生经历了一场生死考验。因一枚小小的钉子扎破手指,他的左手食指严重感染,在当地医院治疗半月不见好转,面临截指风险。当家属推着轮椅将他送到十堰市人民医院内分泌中心时,接诊的丁洪成发现,患者的血糖高达37mmol/L(毫摩尔每升),伴有高热、酸中毒和多器官功能损害。
“如不立即抢救,不仅手指难保,更有生命危险。”丁洪成立即组织多学科会诊,提出精确治疗计划,采取降糖、抗感染、纠正内环境紊乱,并彻底清创破溃化脓的伤口。经过抢救,患者血糖逐渐下降,酸中毒得到纠正,体温逐渐下降、生命体征逐渐平稳,创口也逐渐好转。出院时,王先生执意要亲自将锦旗送到丁洪成手中。
在丁洪成的带领下,十堰市人民医院内分泌科成了代谢疾病患者的“希望之地”——在全市率先开展动态血糖监测、人工胰岛输注治疗,成立唯一的糖尿病足治疗小组;在全省率先开展胰岛素、C-肽检查,用于评价糖尿病患者胰岛细胞功能;用“股动脉球囊扩张”技术为下肢血管狭窄的患者打通“生命通道”,中西医结合疗法让糖尿病肾病、视网膜病变患者少走了不少弯路……“治病不能只盯着指标,要让患者重新过上有质量的生活。”这是丁洪成常挂在嘴边的话,也是他30年临床生涯的坚守。
深耕基层服务群众 社区医院从“丑小鸭”蝶变“白天鹅”
丁洪成的医疗理念不仅停留在三甲医院内。2020年,他迎难而上,兼任富康社区医院院长。当时的富康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还只是茅箭区二堰街道一栋不起眼的小楼。
“当时最大的设备是台黑白B超,医生们最常看的就是感冒发烧,稍微复杂点的病就得往大医院转。”丁洪成回忆道。
面对“设备陈旧、人才匮乏、技术薄弱”的三重困境,他提出的第一个理念就是“同质化管理”--“三甲医院的标准不能在社区缩水,患者在哪里,优质医疗服务就该延伸到哪里。”
他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把十堰市人民医院的管理制度“移植”到社区:从病历书写规范到三级查房制度,从感控管理标准到急救流程演练,每周的“同质化管理例会”雷打不动。
最让社区居民惊喜的是设备更新--社区医院有了32排螺旋CT,这在全国社区医疗机构中都属罕见。“以前拍个CT要到几公里外的大医院排队,现在下楼就能做,报告还能直接传到市人民医院的系统里。”退休教师陈女士感慨道。
丁洪成构建了“四级联动”医疗体系:以十堰市人民医院为龙头,富康社区医院为枢纽,4个门诊部为支点,5个社区卫生服务站为基座,明确不同病情的诊疗路径,让 “小病在社区、大病进医院、康复回社区”成为现实。他推行的“人才孵化”计划,通过“选派进修+退休专家带教”的“输血+造血”模式,为社区医院培养了一支“带不走”的人才队伍。
短短五年间,富康社区医院完成了从“丑小鸭”到“白天鹅”的蝶变:开放床位从30张扩展到100张,临床科室从3个增加到9个,血液透析中心、中医康复科等特色专科相继落地,年门诊量从1.2万人次跃升至6.8万人次。2021年,医院被授予“湖北省示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引领行业高质量发展 筑牢区域代谢疾病防治防线
数据显示,高尿酸血症在我国的发病率为13.3%,患病人数达1.8亿,相当于十个人里面就有一个人患此病。丁洪成强调:“医学界认为,高尿酸血症已成为继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症后的第四大威胁人类健康的疾病,规范诊疗、提升区域医疗水平成为当务之急。”
今年1月17日,十堰市内分泌质控中心正式成立,丁洪成担任中心主任。这标志着十堰市在内分泌医疗质量管理方面迈出了崭新的一步,对于提高全市内分泌疾病诊治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丁洪成充分发挥十堰市人民医院内分泌科优势,在医疗服务能力、学科能力建设、科学研究、人才培养等各方面带动区域医疗机构学科发展,引导十堰人医内分泌科优质医疗资源向周边辐射,成功创建湖北省临床重点专科、国家代谢性疾病管理中心(MMC)、湖北省慢性创面及糖尿病足医学研究中心、2型糖尿病体重管理诊疗培训项目基地、中国糖网筛防中心,十堰市健康管理干预中心。丁洪成个人先后承担了省级科研课题2项、市级科研课题2项,获得湖北省预防医学二等奖1项、十堰市科技进步奖一等奖1项、实用新型专利1项,发表论文30余篇。
作为湖北省“323攻坚行动”的基层先行者,丁洪成始终心系百姓、扎根基层,带领团队组建辐射周边几十个医疗机构的十堰市内分泌科医疗质量控制中心,成为全市首批省级区域医疗中心建设重点专业。中心累计开展糖尿病专题讲座98场,惠及群众1.5万人次;建立糖尿病电子档案8600份,规范管理率达89%。2023年8月,丁洪成被湖北省委、省政府授予“湖北省优秀医师”称号。
从临床专家到学科带头人,从医疗管理者到基层健康守门人,身份在变,初心未改。丁洪成30年的从医经历,诠释着“大医精诚”的真谛。一盏明灯,照耀一方天地,给人以温暖,予人以力量。在新时代医疗卫生事业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丁洪成的脚步永不停歇,永远朝着群众最需要的方向前进。
编辑:林静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