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见】“建桥天团”,中国力量

时间:2025-09-30 14:52 来源: 荆楚网
  • 微信
  • QQ空间
  • 微博
  • QQ好友

“中国桥梁”如今已经成为一张享誉全球的闪亮名片。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具有很强的先导作用。新中国成立76年来,中国的基础设施建设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高山不再是阻碍,江河不再是隔阂,一座座桥梁,连接起了大江南北的城市与乡村。“中国桥梁”的背后,是一个国家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奋斗精神,是76年来综合国力的蒸蒸日上、建设技术的整体跃升,更是中华民族勇创世界一流的民族志气。

时值2025年国庆佳节来临之际,在湖北省委网信办的指导下,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联合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马上见”团队,邀请到原中铁大桥局集团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刘自明与桥梁博物馆馆长成莉玲,走近一座座大桥,听他们讲述“建桥天团”背后的故事,感受桥文化所蕴含的民族精神与时代价值。

77abf2f52db556bb68d7e1d9d2814836

5df10527e94eae412035c4ec9df4ba02

千年飞虹——中国古桥镌刻的文明密码

中国古桥从来不止是跨越江河的通道,它是技术与艺术的共生体,是历史与文化的载体。

b7c6fe6385d6b0c8933ae691fd32e863

(图为:武汉鹦鹉洲长江大桥)

刘自明:中国古代桥梁建设具有辉煌成就,留下了众多著名古桥,赵州桥历经1400余年风雨仍稳立如初、“万安渡”上洛阳桥架起商贸通衢。古代的石拱桥将力学与美学熔铸为一体,成了东方建筑的智慧图腾。

成莉玲:中国古代创造了博大精神的桥文化,当鹦鹉洲长江大桥的钢索在当代晨光中舒展,崔颢《登黄鹤楼》里“芳草萋萋鹦鹉洲”的诗句,便跨越千年与这道“飞虹”相拥,成为一道靓丽的风景线,体现了中国桥文化深厚的历史魅力。

天堑飞渡——现代桥梁建造的硬核创新

七十余载栉风沐雨,中国桥梁建设从“蹒跚学步”到“领跑世界”,每一步都踩在国家发展的鼓点上,每一座桥都是科技与意志浇筑的勋章。

572dfe1b71faeb11390f44fc8f748258

(图为:武汉长江大桥)

刘自明:共和国桥梁事业发展经历了“建成学会、奋发图强、融入市场、民生保障、追赶世界”等阶段。新中国成立后,“建成学会”的起步期,武汉长江大桥扛起了“万里长江第一桥”的使命,为后续桥梁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步入“奋发图强”的攻坚期,南京长江大桥成了“自主创新”的代名词。上世纪60年代,面对国外技术封锁,中国建设者喊出“自主炼钢”的口号,科研团队日夜攻关,终于研发出高强度的“争气钢”。改革开放后,桥梁建设历经“融入市场”“民生保障”“追赶世界”等不同阶段,竞争推动桥梁发展不断变革、桥梁技术不断创新、桥梁跨度不断加大。

成莉玲:在长江武汉段的江面上,武汉长江大桥已挺立六十余载。这座被网友亲切称为“桥坚强”的钢铁长虹,用一次次硬核表现,诠释了大国工程的底气。正是因为对铆合等技术的精益求精,使其在六十余载风雨中,遭遇近百次撞击,却始终岿然不动。

一桥通途——架起人间烟火的温暖纽带

国家建桥,从来不是为了架起一道风景,而是为了打通一条通途,让老百姓的日子更方便、更舒心。

7e840fb09893af496a86af30fad805e6 (1)

(图为:南京长江大桥)

刘自明:1968年12月30日,当天的《人民日报》头版,用头版头条刊登了南京长江大桥通车的消息,这记录的不只是一座桥的诞生,更是千万百姓“过江梦”的实现,体现了党和国家对民生工程的高度重视,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基本理念。

万里飞桥——缔结中外心灵的友谊联结

中国桥梁始终扮演着“友谊使者”的角色,跨越的不只是江河湖海,更是国界与语言的隔阂。

fe2dbc23d0b409593efeb9c456bed887

(图为:杨泗港长江大桥)

成莉玲:从1954年至1956年,武汉长江大桥建设期间,苏联专家西林为代表的专家组就给予很多支持,还有诸如越南共产党领导人胡志明等众多国外人士前来观摩和建设。现在武汉长江大桥仍是一座友谊之桥,2016年俄罗斯联邦委员会主席马特维延科曾在桥上驻足回望,并深情称赞中俄友谊如大桥般坚固。现在我们不仅能自主制造跨江过海的大桥,而且走出国门,在其他国家尤其是“一带一路”沿线帮助建桥。在孟加拉国的帕德玛河上,另一座承载友谊的帕德玛大桥已经拔地而起,被当地人亲切地称为“梦想之桥”,这座桥终结了分割孟加拉南北的“天堑”,极大促进了当地的发展。

“数智”之桥——未来桥梁的事业发展

5955baf5774fbd1f81bfa4642441d325

(图为:港珠澳大桥)

刘自明:我们过去建桥是靠人工,后来靠装备,但是未来桥梁建设的发展靠智能、靠自动化的装备、靠智能化的管理。一座桥不仅要看能否建成,而且要看怎么能够建地更好,更加追求桥梁的品质。

成莉玲:当时代的浪潮迈向新征程,中国“建桥天团”的脚步从未停歇,而是向着“更美丽、更实用、更智能”的未来全速迈进,书写着与国家发展同频、与人类美好愿景共振的时代篇章。

策划:张镭宝 陈武 陈俊旺

主创:杨虹磊 伍佳佳 章崴

编辑:万林

标题:
网址:
错误内容:
姓名:
电话:
 
新闻热线:
投稿邮箱:
网络新闻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