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动车载着归心驶向远方,当车流在疏导下井然有序,当路灯点亮城市的夜色,当大桥的钢构在焊花中拔节生长——这个双节,枝江的每一处“在岗”身影,都在书写着最动人的答卷。
01
车站里的“护航人”
指尖与脚步,托起千万人的归心
国庆中秋八天长假,车站成了最热闹的“驿站”,也成了交通运输系统工作人员最忙碌的“战场”。
枝江北站站台,客运值班员朱露雲穿梭在人群中。动车进站后,她一遍遍提醒旅客“照顾好小朋友,注意先下后上”。声音不大却足够清晰,像一道稳妥的屏障,护着每一趟出行的安全。
不远处,民警与特警的巡逻脚步从未停歇,他们的目光扫过候车大厅的每一个角落,偶尔驻足提醒旅客“看好随身行李”,话语简短,却让人心里踏实。
汽车客运站的售票窗口前,屈万华的手指在键盘上翻飞,打印机“滋滋”地吐出一张张车票。面对比平日多出三成的客流、无数次“怎么退票”“在哪候车”咨询,她的脸上始终带笑,只为帮旅客赶上那趟“心之所向”的车次。
候车大厅里,引导旅客的工作人员脚步不停;安检口前,安检员仔细检查每一件行李,哪怕是一个小小的包裹,也绝不放过任何安全隐患。他们以站为家、以岗为责,用最朴素的行动,守护着千万人的归心与旅途。
02
街头的“交通灯”
路面与屏幕前,疏解城市的“脉络”
假期里的枝江,旅游、探亲、购物的人流车流叠加,城市的“脉络”变得繁忙。而交警们,就是守护这份繁忙的“交通信号灯”。
沿江大道上,民警吕蒙正站在车流中,白色手套在空中划出清晰的指引手势。因枝江路网改造、部分路段施工致交通压力大。每遇车辆犹豫不前,他便上前提醒 “前面施工,提前绕行”。
与此同时,在市公安局交通管理大队指挥中心,吕蒙正的同事们正紧盯大屏幕。屏幕上,各主次干道、施工路段的实时画面不断切换。他们的目光紧紧锁定车流变化,发现拥堵迹象即刻通过对讲机通知现场交警调整疏导方案。
这个假期,市公安局增派警力,在易拥堵区域设岗巡逻并落实“定人、定岗、定责”,严查交通违法行为且提前准备应急预案。街头的身影、屏幕前的目光,他们用坚守,让城市的“脉络”始终畅通。
03
城市的“守夜人”
砖石与灯火间,筑牢民生的“基石”
当市民在假期里享受着城市的便利与温暖时,住建系统的干部职工们,正默默守护着城市的“生命线”,做着这座城市的“守夜人”。
在民主大道北段的人行道上,市政维修工人蹲在地上,手持工具敲打着新铺设的砖块。
在仙女大道东段的路灯下,市政路灯工人正踩着梯子检修线路。他们还通过智能监控平台,实时掌握全市照明设施的运行状况。
在仙女水厂,每天都有5名工人组成的班组,定时巡检厂区的重要设备。水质监测中心加密了检测频次,一杯杯水样从这里经过严格检测,确保市民喝到的每一口水都安全。应急抢修队伍和备用供水设备始终处于热备状态,以备不时之需。
这个假期,市住建局统筹了项目、园林、市政、工程、燃气等5个部门,每天安排32人次、8车次,由分管领导带班、部门负责人带队,对全市的在建工程、市政设施、供水供气等开展不间断巡查。他们用“安全不放假”的行动,筑牢了城市的民生基石。
04
工地上的“筑梦人”
焊花与钢构间,浇筑城市的“未来”
国庆假期的枝江,不仅有守护当下的坚守,还有奔赴未来的忙碌。
在枝江长江大桥南岸的施工现场,机器轰鸣、焊花飞溅,工人们的身影在钢构间穿梭,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
伍粤是项目现场的一名技术人员,这个国庆,他的“假期”全在工地上。他戴着安全帽,手里拿着图纸,不时走到施工点前,和工人交流技术细节。“目前大桥南岸主塔已经全部完成,现在进入上部构造施工,按照进度,年底就能完成边跨整体落梁和边跨合龙。”说起项目进展,他的眼里满是期待。对他而言,看着大桥一点点“成长”,从图纸变成现实,就是这个假期最有意义的事。
在南岸主塔不远处,高速公路入口的建设也在紧张推进。工人们正在进行收费站主体结构施工,钢筋与水泥交织,一座崭新的建筑雏形渐显。未来,这里将与长江大桥同步投入使用,成为枝江交通的新节点,为城市的发展注入新活力。
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只有日复一日的坚守;没有轰轰烈烈的誓言,只有脚踏实地的担当。他们不是聚光灯下的主角,却是守护团圆与发展的“幕后英雄”。正是无数个“TA”的默默付出,才让山河无恙、烟火寻常,才让“国庆”二字既有国泰民安的厚重,更有万家灯火的温暖。向每一位坚守者致敬,你们的身影,就是这个假期里最美的风景!
编辑:张红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