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堰广电讯(全媒体记者 谷文静 通讯员 鲁艺佳 黄燕)10月9日,柳林小学在省级数学课题《小学数学“减负增效”课堂练习有效性设计的策略研究》中期汇报中,展示了一系列扎实的阶段性成果,为破解学生课业负担重、学习效率低的难题提供了可行路径。
课题启动以来,学校课题组从实际课堂问题出发,通过深入调研发现传统数学练习中存在形式单一、缺乏分层、与生活脱节等现象。基于这些问题,团队展开了多维度实践探索,着力让课堂练习变得“精准、有趣、有用”。
目前,课题已初步建立起覆盖小学各年级、包含“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统计与概率”和“综合实践”四大模块的课堂练习资源体系,探索出分层设计、形式多元、生活融入三大实施策略。例如,在《比例的意义》一课中,教师设计出基础型、提升型、挑战型三级题目,让不同能力水平的学生都能获得成功体验;而在统计知识学习环节,则引入“条形统计图绘制比赛”,用轻松的比赛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课题还积极推动跨学科项目化学习与智能技术融合,引导学生通过“家庭月开支统计”“设计校园绿色方案”等任务,把数学知识用到真实场景中,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和创新意识。
令人欣喜的是,这些改变正悄然影响着学生的学习状态。数据显示,学生课堂参与度明显提升,主动提问次数增加了近30%,超过七成学生反映“作业量适中了,题目更有意思了”。学习负担减轻的同时,学习效率和兴趣不降反升,“减负增效”从理念走向现实。
下一步,课题组将继续优化分层设计的梯度合理性,进一步完善教学资源库,并深入探索技术手段与日常教学的结合,持续推动该校数学课堂练习的科学性与有效性。
编辑:柯其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