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风逆流中共享中国机遇

时间:2025-10-14 14:47 来源:湖北日报
  • 微信
  • QQ空间
  • 微博
  • QQ好友

4000亿元、5000亿元、6000亿元、7000亿元,2020年以来,湖北外贸接连跨越台阶,对外开放迈入快车道。

沃尔玛、霍尼韦尔等全球知名企业坚定看好湖北,325家世界500强企业来鄂投资,数量居中部第一。

相约春天赏樱花经贸洽谈、世界500强对话湖北、中国—北欧经贸合作论坛等重大经贸盛会轮番上演,立体化叙述湖北以更开放的姿态融入世界。

当下,经济全球化进程遭遇“逆风逆流”,这一幕幕场景,是湖北以高质量发展的确定性应对外部不确定性的生动写照。

“要在全面深化改革和扩大高水平开放上勇于探索。”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凝聚湖北奋进力量。近年来,湖北主动扩大对外开放,推动深层次改革和高水平开放同频共振、相互促进,打造内陆开放高地的步伐愈发坚实。

花湖国际机场货运航班量全国第四

在湖北感受地球村越来越“小”

鄂州花湖国际机场停机坪一片繁忙,几十架货机依次排列,构成壮观的“飞机雁阵”。(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薛婷 摄)

昼夜交替的凌晨时分,夜空繁星点点。花湖国际机场跑道上,平均每2分钟就有一架航班起降。这是新时代开放大潮中的湖北图景,也是内陆城市借力“空中丝路之路”突围的生动缩影。

2020年,花湖国际机场全面动工建设;2022年,机场建成投运;2024年,机场口岸正式开放。2025年,中国(鄂州)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启用。花湖国际机场的五年是湖北开放开明、敢闯敢试的生动见证。

如今,花湖国际机场已构建起连接17个共建“一带一路”国家、49个国际节点城市的空中大通道,货运航班量排名全国第四。依托“109条货运航线+跨境电商综试区”双引擎驱动,叠加B型保税物流中心高效运行、单架次货机最快15分钟通关等优势,花湖国际机场正加速拓展“中国制造”出海新赛道,链接五洲、畅达四海。

相当长一段时间里,中部地区面临“产业档次不高、开放程度不够”的问题,而花湖国际机场带来的“速度红利”,给湖北的产业升级加了把劲。从半导体到智慧健康,从航空维修到纳米科技,机场周边已落地亿元以上产业项目225个,成为中部承接东部产业、对接全球市场的桥梁。

不靠海、不沿边,但如今置身湖北这个内陆省份,越来越能感受到地球村正在变“小”。

依托长江黄金水道,武汉阳逻港实现“江海联运”;武汉天河、鄂州花湖国际机场“双枢纽”联动,打开湖北“空中出海口”;中欧班列(武汉)开通跨境运输线路58条,近两年连续高质量开行1000列以上……从全局谋一域,以一域服务全局,湖北持续织密覆盖全省、通达全国、辐射全球的立体交通网络,加速重构国际物流通道,把区位优势转化为发展胜势。

今天的湖北,以改革促开放,坚持对内对外开放并重,不断建设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加速从沿海开放的“后队”迈向新时代内陆发展“前队”。

外资外企一投再投

湖北为全球企业提供更大机遇

2025年5月28日,山姆会员商店武汉江岸店盛大开业,不少热情的市民闻讯赶来。(湖北日报全媒记者任勇 摄)

从2021年光谷店、2023年汉阳店到2025年江岸店,五年三家山姆店的“加速度”,映射着沃尔玛在汉布局的全面升级。

这份底气,根植于湖北蓬勃的消费活力,更源于湖北“有呼必应”的营商环境。沃尔玛(中国)公司事务湖北区总经理余文聪介绍,三家山姆店落地过程中,政府部门贯穿始终的全方位支持,正是外资持续加码湖北的“定心丸”。

中国经济稳定发展为越来越多国家提供双赢、多赢、共赢的新机遇。国际社会赞许“相信中国就是相信明天”。

在经济全球化大潮中,湖北持续推进高水平开放,深度融入全球市场,竞争优势不断从成本优势更多转向技术、品牌、质量、服务、绿色优势。过去4年,全省累计新设外资企业2259家,实际使用外资98亿美元。

全球第一大汽车技术供应商博世集团旗下博世华域,连续6次追投武汉;法国液化空气集团在鄂陆续设立7家全资子公司,投资金额达数十亿元;全球知名汽车零部件供应商法雷奥在汉4次扩容,并布局了全球软件技术中心、全球最大研发中心……全球供应链加速重构的进程中,湖北凭借独特的产业优势,成为更多外资企业布局的重要选择。

“湖北具有独特的区位优势、雄厚的工业底蕴和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我们期待与湖北深化合作,将全球氢能技术与湖北市场需求深度融合,共同书写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3月举办的相约春天赏樱花经贸洽谈暨世界500强对话湖北活动上,盖瑞特全球副总裁兼中国区总经理张越对湖北给予高度评价。

对接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湖北全面落实外商投资负面清单制度,率先放宽服务业外资准入限制,率先开展“先出区、后报关”等通关便利化改革,获批中部首个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实施自贸试验区提升战略,以制度创新为核心,开展首创性、集成式探索,累计推出9批357项省级制度创新成果,其中30项在全国复制推广。过去4年,湖北自贸试验区以全省0.065%的土地,贡献了全省27.8%的进出口和21.3%的实际利用外资。

今天的湖北,搭建高能级开放合作平台,传达着深化对外开放、实现互利共赢的决心与信心。

融入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

为全球共同发展贡献“中国方案”

中铁大桥院勘察设计、中铁大桥局施工的帕德玛大桥“飞”过帕德玛河。 (湖北日报通讯员 丁傲岸 摄)

曾经,在一望无垠的撒哈拉沙漠,正常通电话是个难题;如今,这里的居民和亲友视频通话流畅无阻。这是烽火技服阿尔及利亚国家级POTN骨干网数字化解决方案带来的重大改变,为全球数字治理与共同发展提供“中国方案”。

9月12日,2025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服务示范案例交流活动上,该方案成功入选“人工智能+”服务贸易示范案例。

烽火技服还在当地开展了50多期信息通信技术培训,累计培养了超1000名阿尔及利亚通信技术人才,创造了超1000个就业岗位,为阿国带来实实在在的民生福祉。

在大漠深处,烽火技服不仅埋下了中国的通信设备,更埋下了中阿两国民众友好交往的种子。“你好”“中国”这两个词成为大部分当地居民脱口而出的中文,还有的主动加中方员工社交媒体好友,希望保持长期联系。

融入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是开放湖北迈向新时代内陆发展“前队”的有力注脚,更是奋进湖北奔向中国式现代化的豪情见证。

在“南非粮仓”安哥拉,被誉为非洲“三峡”工程的凯凯水电站可满足安哥拉50%以上供电需求;中铁大桥院勘察设计、中铁大桥局施工的帕德玛大桥登上孟加拉国纪念钞,获得共建国家民众认可……一大批湖北工程建筑企业奔赴海外,铺展一座座“连心桥”“幸福路”,以高楼、大桥、机场、厂房、港口等,频频在共建国家镌刻下“湖北印记”。

过去4年,我省对外投资年均增长7.9%,对外承包工程新签合同额、完成营业额分别稳居全国前2、前5,中部第1。

带着好的产品、技术、服务走出去,湖北不断推动世界共同繁荣。长飞光纤成功落子印尼、南非、巴西、波兰、墨西哥,服务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人福医药集团加快构建全球投资网络,先后布局非洲和东南亚地区;中俄托木斯克木材工贸合作区、中比科技园、莫桑比克联丰农业产业合作区等境外经贸合作区,架起产业互融、创新互促、市场互通的桥梁。

今天的湖北,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并重,持续扩大经贸合作共赢圈,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湖北力量。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李朝霞 胡祎 通讯员 沈商轩)

编辑:陈琦

标题:
网址:
错误内容:
姓名:
电话:
 
新闻热线:
投稿邮箱:
网络新闻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