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余载日夜守护!十堰六旬妈妈用爱为脑瘫女儿撑起一片天

时间:2025-10-17 20:37 来源:十堰广电
  • 微信
  • QQ空间
  • 微博
  • QQ好友

十堰广电讯(全媒体记者 陈剑锋 通讯员 张顼 魏莹莹在十堰经开区白浪街道马路社区,有这样一位平凡又伟大的母亲,她以瘦小身躯坚守三十余载,悉心照料重度脑瘫女儿,用超越极限的付出,为女儿撑起一片爱的天空。她,就是63岁的黄玉华。

黄玉华家住白浪街道马路社区二机电家属区,她的女儿丽丽(化名)今年34岁,身患脑瘫,生活完全不能自理。

这场以母爱为名的“马拉松”,黄玉华已经坚持了三十四年。1991年,小丽丽顺利降生,给家庭带来了欢喜。可没过半年,一张重度脑瘫的诊断书,击碎了这个家庭的平静和安宁。医生告知,丽丽终身无法自理,需要24小时专人照料。

从那以后,黄玉华和丈夫马文清踏上了四处求医的路。可四年过去,丽丽的病情依然毫无起色,丈夫的身体也被拖垮了。为了同时照顾丈夫和女儿,黄玉华不得不辞去工作,在家专职照料二人的生活。黄玉华说,丈夫一直患有肺心病,需要坐着吸氧,几乎帮不上什么忙。

705

2020年,88岁的丈夫因病去世,家庭的重担全部压到了黄玉华一个人的肩上。回忆起丈夫去世时放不下她和孩子的情景,她流着泪说,那时心里特别难受,难受了好多年。然而,生活还要继续。黄玉华重新振作起来,精心照顾女儿丽丽的生活起居。

30余载日夜守护  六旬妈妈用爱为脑瘫女儿撑起一片天.mp4_20251017_203156584

菜市场离家有20多分钟的路程,黄玉华每次去买菜几乎都是小跑着往返,哪家的便宜她就买哪家的。她说,自己每月只有1000元左右的收入,加上孩子的低保和补贴,经济压力很大,需要精打细算,不能随便乱花,尽管生活艰难,她始终保持着从小养成的乐观与开朗。

一回到家,黄玉华顾不上歇口气,就赶紧钻进厨房择菜做饭,忙完厨房的活,还得抽空打扫家里卫生。她说,家里不能邋里邋遢,必须收拾干净。

由于重度脑瘫,女儿丽丽四肢完全无法自主活动。黄玉华每天要给女儿翻身、按摩,帮她穿衣穿鞋。长年下来,黄玉华落下了严重的腰痛毛病,医生建议她好好休息,但她深知自己不能停。

为了让女儿能坐起来,黄玉华专门定制了一把加大的摇车,推着女儿在家中四处挪动。2023年,黄玉华还借钱把家里简单装修了一番,把卧室门加宽,以便摇车进出。

703

随着丽丽一天天长大,体重增加,每天中午把丽丽从床上抱到摇车上,成了黄玉华最吃力的事。她说,9月30日晚,一不小心摔倒了,头磕了好大一个包,她抱着女儿哭一场,心疼得一夜没睡着。

702

得知黄玉华一家的情况后,马路社区及时伸出援手,不仅安排工作人员定期上门走访慰问,还主动帮她家申请了低保、重残补贴和困难残疾人护理补贴,缓解她家的经济压力。此外,马路社区夕阳红志愿服务队的队员们也自发上门帮扶。

邻居殷颖是白浪街道马路社区夕阳红志愿服务队的成员,她和黄玉华结成了帮扶对子。只要一有时间,殷颖就会主动上门,帮黄玉华搭把手。殷颖说,黄妈妈不容易,一个人照顾孩子这么多年,大家都看在眼里,既心疼她,又佩服她。

701

爱出者爱返,福往者福来。黄玉华也主动申请加入了马路社区 “夕阳红” 志愿服务队,只要时间允许,她都会去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志愿活动。

夕阳红志愿服务队队长顾春金介绍,在这个群体里,大家给她鼓励,让她不要失去信心。社区高龄老人张纪芬说,小黄很热心,相处得很好。

704

黄玉华自强自立、坚守亲情的行为感动着身边的邻里,社区也将她推举为经开区“孝老爱亲身边好人”。

马路社区党委委员万泉表示,黄阿姨几十年如一日照顾残疾女儿,还能够抽出时间照顾邻里,帮助他人,是大家学习的好榜样,希望通过树立这样的榜样,号召更多的人向身边好人学习,共同营造和谐稳定的社区环境。

编辑:万林

原创作品,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标题:
网址:
错误内容:
姓名:
电话:
 
新闻热线:
投稿邮箱:
网络新闻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