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6日下午,十堰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行“决胜收官‘十四五’谋篇布局‘十五五’”系列新闻发布会第4场:城市更新篇,邀请市住新局负责同志出席发布会并介绍我市“十四五”以来城市更新工作情况,市发改委、市自然资源和城乡建设局、市城管执法委、茅箭区、市城控集团等单位负责同志回答记者提问。
“十四五”期间,十堰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全面落实国家和省关于城市更新的决策部署,系统推进城市更新行动,持续提升城市功能品质和居民生活质量,城市的综合承载能力稳步提升。
一是民生福祉显著改善。五年来,全市累计改造城镇老旧小区1561个,惠及29.47万户居民,实现了2000年以前建成的老旧小区“应改尽改”,累计加装电梯680部。聚焦“一老一小”服务需求,采取嵌入社区盒子等方式,集成解决幸福食堂、四点半课堂、老年活动中心等功能,“十四五”期间建成完整社区62个。
二是基础设施全面升级。中心城区52厂人行天桥、郧阳中学停车场人行天桥等20处人行过街工程相继投用,打通或改造东山路微循环、台北路等微循环50余处,建成或改造三峡路、山东路、延安路等主次干道25条、总长约53公里。累计争取超长期国债地下管网建设改造资金37.98亿元,排查并彻底整改燃气718.89公里“问题管网”,改造城区供水老旧管网43.8公里,更新供热管网60公里。
三是水系统治理成效显著。作为南水北调核心水源区,累计投入300多亿元推进全域治污。城区累计新建改造雨污水管网600.08公里,建成多个污水处理厂项目,新增污水处理能力15.5万吨/日,污水集中收集率达95.72%,排名全省前列。深化污水“厂网一体”改革,落实“按效付费”机制,强化“智慧监管”能力。全市27个国省控考核断面水质优良率达100%,丹江口水库水质连续多年稳定达到地表水Ⅱ类及以上标准。
四是活化利用工业遗产。注重对工业遗产的保护与活化利用,推动“立旧利旧、活化利用”。将原东风41厂、43厂转型为“活态汽车博物馆”;将原44厂区打造为“四四厢遇”创意街区;将原52厂片区改造成为完整社区样板;将原20厂老厂房改建为燕京精酿啤酒厂并投产。
五是住房体系不断完善。建立了保障性住房轮候库,筹集建设各类保障性住房2万套。推动《十堰市物业服务管理办法》出台,建成市、县、街道、社区四级物业纠纷调解网络,累计调解物业纠纷4345件,整改问题1274个,规范公共收益金额506.5万元,惠及居民30万户。
下一步,十堰市将认真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以及中央城市工作会议精神,围绕建设鄂西区域中心城市,以城市更新为总抓手,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
相关链接:
直播回看丨十堰市决胜收官“十四五” 谋篇布局“十五五"系列新闻发布会第四场——城市更新篇
编辑:张红艳
原创作品,未经许可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