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楚风讯(十堰融媒记者 李学伟 通讯员 万绪)“学校食堂,整洁的操作间内厨具摆放规范,消防器材定点定位且标识清晰,排烟管道干净无油污,墙面的安全警示标语格外醒目。”11月17日学生家长参观后说道。茅箭区大川学校食堂,作为全校师生集中就餐的核心场所,食材储存、明火烹饪、电气使用等每一个环节都牵动着安全神经。一直以来,茅箭区大川学校始终秉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以健全机制强保障、精准管控除隐患、常态教育提能力、长效管理固成效的“四措并举”模式,构建起食堂消防安全的立体防护网,为师生舌尖上的安全筑牢“防火墙”。
“消防安全无小事,责任落实是关键。”学校党支部书记、校长胡红伟作为食堂消防安全第一责任人,牵头成立了由分管副校长、总务主任、食堂负责人及安保人员组成的消防安全工作领导小组,明确“校长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抓、各岗位齐落实”的责任链条,将食堂消防安全工作全面纳入校园安全整体规划,与教学工作同部署、同检查、同考核。
结合食堂运营实际,学校量身定制了《食堂消防安全管理制度》《消防安全应急预案》等10余项规章制度,针对食材加工、油烟净化、燃料使用、电气操作等8个关键岗位,细化出28条消防安全责任清单,把责任层层分解到每个环节、每个人员,形成“人人有责、事事尽责、层层追责”的管理格局。“每月一次专题会议通报隐患、每学期一次责任考核验收”的常态化机制,更让消防责任从“纸上”落到“岗上”,从“嘴上”记到“心上”。
“燃料管道无泄漏、灭火器压力正常、排烟管道无油污堆积……”每天早晨7点,校领导牵头的巡查小组就会带着检查记录表,对食堂重点区域开展“地毯式”巡查,发现问题当场交办、立即整改。这种“日常巡查+每周专项排查+每学期联合督查”的“三位一体”隐患排查机制,让安全隐患无所遁形。
每周,总务处都会对照责任清单逐项核验,建立“隐患排查台账”,实行“发现—登记—整改—销号”的闭环管理;每学期,学校还会邀请辖区消防救援部门开展全面“体检”,针对排查出的共性问题制定专项整改方案。据悉,近年来该校累计排查整改燃料管道老化、油烟管道油污堆积、灭火器过期等各类隐患6处,整改率达100%。“以前总担心后厨油烟管道积油引发火灾,现在每周都有专人清理检查,我们工作起来更安心了。”食堂工作人员翁师傅说道。

“遇到油锅起火,千万不能用水浇!要立即关闭燃料阀门,用灭火毯覆盖……”11月17日,在学校食堂消防安全培训现场,辖区消防救援大队教官正手持灭火毯示范操作,食堂工作人员逐一上前实操演练。学校坚持“人防+技防”并重,每学期都会邀请消防专业人员开展专题培训,内容涵盖消防法规、火灾预防、灭火器与灭火毯使用、初期火灾扑救等核心内容,确保每位食堂员工都熟练掌握“一懂三会”技能。
除了针对性培训,每学期一次的实战化应急演练更是“必修课”。从模拟油锅起火、燃料泄漏到电气短路,场景设置紧贴食堂实际,员工们按照应急预案分工协作,报警、疏散、灭火一气呵成。同时,学校还通过校园广播、宣传栏、主题班会等形式,向师生普及食堂消防安全知识,讲解就餐时的逃生技巧,让“人人讲安全、个个会应急”的理念深入人心。

消防安全不是“一阵风”,而是“持久战”。学校建立“每日巡查、每周小结、每月通报、每学期考核”的常态化管理模式,将食堂消防安全融入日常运营的方方面面。一本本详实的消防安全档案,完整记录了责任制度、设施台账、培训记录、演练情况、隐患整改等内容,实现全程可追溯、可核查。
学校还积极搭建联动平台,定期邀请消防、市场监管等部门专业人员到校指导,学习先进管理经验;通过家长微信群、家长会等渠道,向家长宣传校园食堂消防安全工作,争取家长理解与支持,形成“学校主导、部门联动、家校协同”的管理合力。
耕耘自有收获,坚守换得平安。多年来,茅箭区大川学校食堂未发生一起消防安全事故。校党支部书记、校长胡红伟表示。“下一步,将继续紧绷消防安全这根弦,持续优化管理措施,补齐短板弱项,让学校食堂不仅成为师生放心的‘餐桌’,更成为平安校园建设的坚实‘堡垒’。”
编辑:柯其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