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跨越千里的信任托付,十堰人医不负生命之约

时间:2025-11-28 11:06 来源:十堰融媒
  • 微信
  • QQ空间
  • 微博
  • QQ好友

秦楚风讯 (通讯员 常燕)“真没想到自己这么年轻,却有如此严重的心脏病。幸亏找到了十堰市人民医院,给了我第二次生命!”近日,即将康复出院的37岁患者李先生,向十堰市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1病区的医护人员连连称赞。这位来自千里之外的青年,虽然遭遇急性心肌梗死,但是在心内1病区精准的介入治疗下,成功渡过生命危机。

IMG_8488

首次告捷:火线开通“生命通道”

2025年7月19日,外地来十堰出差的李先生突发剧烈胸痛,被紧急送医,检查结果令人震惊: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对于一名年仅37岁的青年来说,这无疑是沉重一击。“时间就是心肌,时间就是生命!”十堰市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1病区主任赵继先、副主任沈俊带领介入团队迅速启动绿色通道,当天实施急诊介入手术。造影显示,患者右冠状动脉慢性闭塞,左冠状动脉回旋支急性闭塞并伴有血栓。赵继先和沈俊主任果断决策,判断此次急性心肌梗死发作由回旋支闭塞引起,应该首先处理引发此次心梗的“犯罪血管”——回旋支,但是冠脉内血栓负荷很重,且右冠闭塞,对手术支撑作用有限,加大了手术难度。手术组决定先实施冠脉内溶栓,根据情况再进行支架植入,身体康复后择期再开通慢性闭塞的右冠状动脉。手术很顺利,首战告捷,李先生和死神的博弈,取得了完全胜利。术后一周,安全出院。

二次攻坚:精准构筑“药物防线”

2025年9月8日,李先生如约再次入院,接受第二阶段手术。本次目标是处理更复杂的慢性闭塞的右冠状动脉。右冠闭塞时间长,血管内已经被机化的血栓完全填满,有些闭塞段已经完全不见踪迹。但是在科室副主任张焕鑫与沈俊两位博士的协同努力下,凭借精湛技艺,通过逆向的侧支循环,成功开通右冠慢性闭塞段,并同期实施药物球囊扩张成形术,术后血流完全恢复正常。

李先生激动地说:“家人本来让我去武汉和上海二次手术,但是通过第一次手术,了解到十堰市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一病区手术团队后,我就绝对相信你们一定能解决我的心头之患。我现在满怀欣喜,对结果十分满意。”

心血管内科1病区副主任沈俊博士提醒:急性心肌梗死并非中老年人“专属”。许多年轻人自恃身体强健,忽视健康信号,长期熬夜、高压工作、不规律饮食、吸烟饮酒及持续过度劳累,都可能成为心血管疾病和心肌梗死急性发作的“推手”。一旦出现持续胸痛、胸闷、肩背部放射痛等症状,务必第一时间就医,抢抓黄金救治120分钟。

【专家介绍】

赵继先,十堰市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一病区主任、主任医师,湖北省房颤中心专家委员会委员、湖北省医学会微生物与免疫委员会委员、湖北省中西医结合心脑同治委员会委员、十堰市心脏起搏与电生理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十堰心血管专业委员会委员、十堰市心血管内科医疗质量控制中心委员、十堰市医学会心血管介入医疗质控中心委员,十堰市优秀医师。主攻各种心血管疾病,擅长心力衰竭,高血压病的药物治疗,冠心病和心律失常的介入治疗,如冠状动脉造影,冠状动脉球囊扩张及支架植入术,起搏器植入术及快速心律失常射融消融术,左心耳封堵术,卵圆孔未闭封堵术,三腔起搏器植入术,左束支起搏器植入术。专家门诊:周一、周五全天。

沈俊,十堰市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一病区副主任,副主任医师、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博士研究生。擅长复杂冠心病的介入治疗、先天性心脏病的封堵术、起搏器植入术及左心耳封堵术。先后完成鄂西北首例肾上腺静脉采血术+肾上腺动脉栓塞术治疗原醛症相关高血压、全国首例“双可降解”封堵器治疗复杂型房间隔缺损、独立完成无导线起搏器治疗缓慢型心律失常、可吸收支架及药物球囊治疗冠心病。专家门诊:周二全天。

编辑:林静娴

标题:
网址:
错误内容:
姓名:
电话:
 
新闻热线:
投稿邮箱:
网络新闻部: